为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陈士玉工作纪实

2015-07-08
   
    2015年4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国家卫计委确定宣传主题为“预防接种——孩子的权利,社会的责任”。这一主题旨在动员全社会了解扩大免疫规划的内容与政策,倡导全社会重视、关心儿童免疫规划工作,营造大众参与国家免疫规划实施的氛围,达到“及时接种疫苗,人人享有健康”的目的。那么,我市近年来的预防接种工作做得如何?日前,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陈士玉。
放弃优越工作环境 回家乡为群众服务
  陈士玉现年52岁,老家是文祖镇大寨村,少时艰辛的生活让他立志将来要为建设家乡而努力。他于1981年考取淄博卫校,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选择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以来,他就把保护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立志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奉献终生。他最早在省疾控中心任职,每次回家探亲,就和工作在我市疾控中心的妻子交流工作。他始终没有放弃为家乡父老乡亲做贡献的愿望,为了要提高我市的疾病预防工作,毅然放弃了省城优越的工作环境,在2009年回到章丘,成为市疾控中心的一员,任职免疫规划科科长后,把“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作为理想信念,始终从群体防治着眼,带领科室人员从个体服务入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我市疾病预防工作做出了贡献。
  预防接种是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涉及千家万户,面广量大,任务艰巨。他带领全科人员认真执行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做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冷链系统管理,指导全市22个预防接种门诊按照免疫规范的要求开展预防接种任务。我市在全省率先实行天天开诊,实现了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提高了儿童疫苗及时接种率,为全市儿童提供了优美舒适的接种环境,提升了服务水平。
及时接种疫苗 心系儿童健康
    陈士玉认为,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群众对预防接种的要求越来越高,给预防接种带来了新的挑战。多年来,他带领全市各级免疫规划工作者积极开展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实干、巧干、认真干,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使我市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得到迅速提升,提高了接种率,消除了免疫空白,确保儿童身体健康,让全市儿童家长都能及时主动地到辖区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
  为了把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性宣传到位,为我市新生儿打好出生第一针,该科每年都要编印《章丘市儿童预防接种手册》,在产房第一时间免费发放给儿童家长,提供丰富的免疫规划和传染病预防知识、接种指南和接种告知服务。指导全市各预防接种门诊开展“妈妈课堂”和“温馨短信预约接种提醒”,为儿童家长提供了多样化、信息化的接种服务,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指导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和查漏补种工作,每年接种20多万人次,开展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对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新生进行查验,查验入托、入学新生2万多人,每年补种疫苗2145针次。通过科学规划,扎实工作,保持了我市儿童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全市儿童免疫力大幅度增强,抵御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屏障得到巩固,我市已连续26年未发现脊髓灰质炎病例;连续39年无白喉病例;近4年,15岁以下儿童乙肝仅报告4例,其他传染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做好免疫规划工作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陈士玉带领科室人员承担了“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综合示范区规模化现场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项目,并争取上级专项资金700多万元;组织官庄、刁镇、绣惠、枣园、党家、龙山和圣井7个强化干预镇街卫生院对居民免费健康查体35万多人次,易感人群乙肝疫苗免费接种40余万人次,乙肝感染者免费查体随访5000多人次,使群众直接受益近800多万元。中国工程院侯运德院士和李兰娟院士先后到我市指导时,对我市的项目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预防接种工作就是根据传染病疫情状况,以及免疫规划工作策略,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规范接种疫苗,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降低相关疾病发病率,保护人群,直至根除疾病。”在他的带领下,我市免疫规划工作始终名列全省前茅,疾控中心接种门诊被省卫计委授予“山东省群众满意预防接种门诊”、免疫规划管理科被市总工会授予“职工先锋号”等荣誉,他本人也多次被省疾控中心评为先进工作者,被济南市卫计委评为先进个人,还成为山东省预防医学会基层免疫规划委员会委员。
  陈士玉作为一名基层公共卫生工作者,始终牢记“性命相托,健康所系”的誓言,立足本职岗位,干一行爱一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做一名优秀的公共卫生工作者。免疫规划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惠民工程,他还要继续为之奋斗,为我市儿童的成长撑起一片健康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