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来到位于宁家埠街道马东村的山东泓运通机械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机器轰鸣声不断,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忙着附属工程建设,项目主体在绿色安全网的遮掩下迅速“拔高”。
据企业负责人王向珍介绍,该项目在5月完工后便可投产达效,年销售收入3个亿,正在建设的新能源汽车智慧服务园不仅仅是“卖汽车”“产零件”,而是一种产业生态的创新,所构建的产业生态就是打造汽车从销售、保养、检测、修理、回收全产业链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性服务。这种产业生态,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产业之路,又顺应节能环保时代潮流,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项目的落地,得益于街道办事处对我们的全程服务指导,在项目用地和手续办理上给我们建立绿色通道。目前,我们正在争取上级政策,把我们的产业优势和创新生态转化为生产力,真正把汽车全产业链条做起来,以全产业链构建产业生态圈。”王向珍说,济南市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上提出了“产业质效升级” “生态环境提升”创新行动等举措,为我们企业形成产业闭环和产业生态创新提供了遵循和路径,我们将乘着政策“东风”,全面开启产业创新之路。
走进济南鑫奇机械有限公司客户接待室,“高新技术企业”牌子便先进入眼帘,这家成立于2021年的企业,已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我们公司有研发人员20余人,厂房二层全部作为设备和产品的技术研发中心,我们不仅改造升级产品,也积极研发与产品配套的设备。”公司责任人李卫东说,原来企业发展只考虑经济效益 ,不重视产品的科技含量,企业利润低不说,企业生存都很难。企业生产的铜铝铸造产品,多用于汽车发动机,散热器,水泵,刹车泵等。近年来,企业深刻认识到产品低端化、市场饱和化带来的“阵痛”,工艺不创新、产品不升级,企业就会被拖入泥潭,以“科技创新为灵魂,以绿色铸造为理念”想法便在李卫东心里牢牢扎了根。2021年11月,在全区重点项目观摩现场,展示台上一件看似“普通”汽车配件,在李卫东的“推介”下,引起了观摩人员的关注和好奇。“这个汽车零部件,原先工艺是热铸造,现在是冷轧铸造,既达到了降碳,又提升了产品质量。我们购进的这一台设备就价值1000余万元……”李卫东向观摩人员介绍,“双碳”目标、产品提质和环保底线,倒逼我们企业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唯有技术创新、产品提质才是将来企业生存之道。
“宁家埠历来有‘铜铝铸造’之乡的美誉,今年街道正在布局谋划成立激光产业园,把激光产业和铸造产业‘捆绑’推进,形成从铸造‘产品’到切割‘精品’产业生态圈,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宁家埠街道党工委书记鲁伟表示。
不拼规模拼技术,不拼体量拼生态。在山东鲲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0亿只“小强”正在吞噬着让人“望而生畏”的餐厨垃圾。“可不要小瞧这些蟑螂!我们养殖的蟑螂学名叫美洲大蠊,在地球上已生存3亿年,被称为‘打不死的小强’,它们的看家本领就是‘吃’,每只每天可以吃掉自己体重的5%的餐厨垃圾,每天要饱餐5次,每天都在‘接力吃’。”据企业负责人李延荣介绍,10年前,他发现单位食堂300多人份的餐厨垃圾无法处理,泔水喂猪会有同源性污染风险,和地沟油一样被明令禁止。而直接填埋,又会污染环境。李延荣想起曾陪女儿看过一部关于蟑螂的动画片,蟑螂有个绰号叫偷油婆”,爱吃油和腐败物。于是,让蟑螂吃餐厨垃圾念头成为处理餐厨垃圾的创新之举。目前山东鲲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利用美洲大蠊的生物特性自主开发出无害化与资源化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有效解决了餐厨垃圾处理难题,真正实现了餐厨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饲料化应用,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利用美洲大蠊确实能够解决餐厨垃圾问题,但企业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也不是长久之计。“企业着急上火,我们就得纾难解困。”宁家埠街道党工委书记鲁伟说,餐厨垃圾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生态。为此,我们指导企业把美洲大蠊躯体形成高蛋白用于大葱种植和家禽养殖,把绿色富硒大葱和富硒农作物品牌做起来,形成绿色农业生态圈,建立生态研学基地,以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把餐厨垃圾变废为宝,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增长”。“去年,我们种植了60亩绿色无公害大葱,全部出口日韩等国家,产业生态圈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李延荣对将来发展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