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抱团” 联农带农:乡村振兴需要做好利益联结的精准文章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建设农业强国的时代课题。

当前,乡村产业通过纵向拓展新的产业与横向拓展新的功能找回了多元价值的落脚点,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挖掘特色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强化科技创新,最终充分发挥带农增收的作用,成为乡村产业在有效向前推进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

在济南章丘区文祖街道,依托区域农业农村特色资源,乡村产业振兴领域有很多探索创新。其中,探索改变当地农业生产结构、以党建联盟引导产业“抱团”发展、联村带户培育产业做强做大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具有较高关注度。

文祖街道位于章丘区南部,属于山区丘陵地带,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近年来,村级基础设施得以改善提升,与此同时,农村空心化、劳动力流失、耕地撂荒、宅基地闲置等问题也一一“浮出水面”。

面对发展掣肘,文祖街道从摸清村庄资源、盘活闲置资产入手,借助章丘区实行的“三变”改革,扎实推进“洗耳听民声·俯首解民忧”书记有约调研活动,党工委、管理区、村党组织一级抓一级、书记抓书记,走家入户察民情、听民声、访民意,迈出山村主动破题的第一步。

朱公泉村位于章丘三赵线上,是文祖街道东南角上的小山村,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没有大面积能使用机械的平坦耕地,村里500余人有一半以上进城流动打工,闲置宅基地40余块,约三分之二土地撂荒。

经调研走访后,朱公泉村两委班子靶向发力,于2021年投资7万元建设起农作物储存加工厂房一处,投资20万元盘活闲置幼儿园建设经济适用房两处,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并于当年实现村民分红。

“文祖街道下辖22个行政村,朱公泉村是典型的小山村,面临的各项问题都是农村普遍需要解决的难题。我们将朱公泉作为试点进行突破,极具代表性的同时,也对辖区内其他村庄起到更为积极有效的借鉴意义。”文祖街道党工委书记夏方俊表示。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地、钱”的问题,朱公泉村因地制宜,提出四点发展思路:把撂荒土地集中到村集体手中;由村集体统一集约化管理耕地;摸清耕地类型进行分类种植;摸清宅基地底数分类施策。

如此一来,通过村两委班子带头,发动党员代表,继而带动村民的方式,不仅实现“米袋子”、“菜篮子”消费内循环,而且利用闲置宅基地腾出空间,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效控制“非粮化”,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想办法‘联农带农’,努力打造全村一盘棋的产业全链利益共同体,让每个参与主体都能从中获益,特别是农民能多受益。”朱公泉村党支部书记于仁河说。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联农带农迈出关键一步,接下来的“精准”文章该怎么做?

“我们认为,在‘精准’上用力的过程,本身也是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寻找思路的过程。”夏方俊表示,“从这个意义上说,‘精准’是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迈步向前的一个重要方法论。从‘精准’上破题,在‘精准’上用力,主动服务、靠前服务,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引导产业抱团发展,就能不断提振乡村发展信心。”

为了引燃发展爆点,文祖街道探索产业前置。引进总投资6.6亿元多彩农庄田园综合体、投资1500万元的百菇园以及投资5000万元的舜耕九州休闲农庄等项目,实施锦屏山再造、东张泉水提档升级、东峪翠谷等旅游项目建设,连点成线,打造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的“富美文祖”。

去年年底,由济南安和雅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的章丘多彩农庄田园综合体一期工程相关项目通过验收,成为文祖街道新建成的又一个市级田园综合体。

多彩农庄项目占地3403亩,采用“企业+村集体五大股份合作社”的景区化运营模式,发展农业旅游,实现三产融合,直接或间接地为近千人提供就业机会,项目建成后将辐射带动包含水河村、东窑头村、三元村、王黑村、长水村等6个村增加村集体收入148万元。

与多彩农庄同处于都市田园区的山东三生万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筹建了“文祖百菇园”、菌种繁育中心和出菇大棚,直接间接带动800人就业,目前公司和鹁鸽崖、东王黑村劳务股份合作社签订15人用工协议,平均月工资3600元以上,每年增加鹁鸽崖、东王黑村村集体收入56万元。

以多彩农庄、百菇园、舜耕九州等项目为基础,文祖街道着眼产业发展布局,以点连线带面,深化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通过市场思维,引导企业推进党建联盟,抱团发展,携手共进。

在人才政策的支持下,文祖街道吸引孙同山、马友谊、聂阳等大批创业青年扎根村庄,成立“乡村振兴党建联盟”,将15村15企纳入联盟,搭建起村村联手、村企合力的产业联合发展新平台,实现组织联建、产业联合、资源联通、人才联手、效益联享。

“现在,22个行政村宜种则种、宜游则游、宜养则养,党建联盟带动‘五联五建’,以村带村、以项目带村、以项目带项目。同时,我们立足优势,分类发展,具有农业基础的村,向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融合,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农产品加工业‘接一连三’,延伸农业产业链。”夏方俊说。

今年,多彩农庄项目将为百菇园量身打造生产厂房、加工车间、仓储等,通过租赁形式交由百菇园项目使用,实现企业之间的双赢;百菇园种植加工项目将继续向各村延伸农业产业链,免费向村民提供菌包、技术、回收渠道等资源,通过推广林下种植等模式,改变区域原有种植习惯,带动村民切实以市场需求为增收路径。

无独有偶。薯立方集团投资8000万元,建成红薯全产业链,年销售额2亿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分配产业项目收益达109.6万元;鹁鸽崖发展养鸽业,带动村集体年收入增加达20万元以上;时养山居在石子口村打造乡村美学综合体,带动村集体收入增收30万元以上,并带动周边三槐树村、大寨村受益;济南源信昆虫养殖有限公司落户东田广村,年出口销售额达2000万元,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8万元;济南源虎食品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黑峪村壮大黑猪生态养殖基地,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2万元。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共性问题现场办、个性需求精准帮,产业抱团更科学、联农带农更有效。经过摸索实践,文祖街道已然窥到强村富民的路径:心中有数才能掌握实情,针对开方才能“药到病除”,乡村振兴需要做好利益联结的精准文章。


信息来源: 文祖街道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