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3】白云湖街道: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

2023年,白云湖街道聚焦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主动融入东强格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街道“13666”工作思路,树牢“单项工作争冠军、整体工作创一流”的勇气和担当,有解补短板、敢解拉长板,善解树样板,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交出了高分答卷,推进“水乡白云·江北生态明珠”向纵深发展。

“新”字开篇,成立党建工作区。今年以来,成立五个党建工作区,明确10项重点任务和6项运行机制,健全7项制度规范,梳理业务下沉和便民服务事项123项,试运行《党建工作区平时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优先向工作区倾斜,构建起执行有力、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合”字为策,结对聚合发展。依托“水乡白云·映荷红心”党建品牌,深入开展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行动,组织10个村、10个双管单位、10家企业共同帮扶10个基础薄弱村,实现结对共建,推动优势资源向乡村汇集。“实”字为要,强化队伍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阳光议事”等制度,加强流动党员和年老体弱党员的教育管理,健全支部12项党建基础档案,开展全覆盖检查指导;深入推进党员教育“十百千万”工程,开展万名党员大轮训培训班12期,依托山东节点生态农业培训室建设打造街道党校分中心。

经济运行进位争先。以超常规力度和果断举措抓好抓牢经济运行工作,经济总量持续扩大、质量稳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技改投资、限上批零住餐销售额等4项主要经济指标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建安投资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技改投资等经济指标,排名在全区领先。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紧扣“项目攻坚突破”主题主线,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梳理项目清单,挂图作战、压茬推进,力促新建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投产。注重企业发展,扶持欧耶智杰、万林包装、明祥木业、优诺箱包等实体经济,帮助企业做优做精;加快木艺创智产业园招商宣传力度,优化政策、细化措施、强化服务,吸引更多企业落户产业园区;盘活原恒源纸业闲置土地,招引长清区新三板上市的红霖原创包装公司,在原有恒源公司基础上,变更法人、合资扩股,依靠存量引增量,实现了闲置土地的“腾笼换鸟”;协调建设铜响乐器产业园,把相关资源聚集起来,形成发展合力。章丘港区靠前谋划。抢抓小清河复航及章丘港区建设的重要机遇,充分挖掘发展潜能,规划建设“小清河章丘港--白云湖”物流产业园,依托小清河、绣江河和国道308、潘王路,充分发挥陆路、水路“两栖”运输优势,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善园区配套设施,优化运营管理条件,做强现代物流产业,建成内陆地区初具规模的“物流运输中心”。农业项目做深做优。招引山东节点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设粮食烘干塔和粮食仓储项目,并采用“分转法”,推动企业主辅分离,成立钧旭元商贸有限公司,在全区实现首家农贸分离,打造农业种植、存储、销售完整链路,提升产业深度。规范“白莲藕、特色果蔬”等产业基地,积极注册“地域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做大产品批发销售,做强农产品深加工,打造地域特色优质品牌,提升产业优度。

深化白云湖“水乡白云”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区县级示范区建设,街道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街)”,辖区金生源乐器厂、蒲苇草编手工技被评为“全省乡村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长鹿项目“快”推进。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单位与长鹿项目方多次召开协调推进会,先后解决施工便道、水沟迁移、临水临电、项目临时办公区等问题。项目于今年5月全面动工,7月纳统,计划2024年5月一期项目试营业。民宿项目“稳”落地。整理现有闲置民房资源,招引“水乡云筑”民宿项目,建设集康养民宿、房车露营、餐饮垂钓等于一体的民宿聚落区,让农村“沉睡的资产”重现生机。文旅活动“齐”开花。开展“浪漫开跑520 相约生态白云湖”半程马拉松赛,吸引600余名选手参赛,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乡村好时节·Lets购主题年”暨白云湖生态文化旅游节活动,游客数量达三十万人次,日接待游客最高峰时达两万余人次,切实提升了白云湖的知名度、美誉度,推动实现聚人气、育商机、促消费、增收入的有机结合。依托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广场舞比赛”“戏曲进乡村”等各类惠民文化活动,丰富群众娱乐生活。廉洁文化“结”硕果。深入打造“水乡白云 莲品廉心”特色廉洁文化品牌,构建“1+5+N”多元廉洁文化矩阵,推进“廉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被评为济南市“市级廉洁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抓“实”推进民生工程。积极推进农田水利、村级广场等民生实事80余个,完成群众反映强烈的郑码村东外环、黄家塘村主干道等5条道路的硬化工作,推进6个村、6543亩土地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依托12345市民热线平台,实施办理结果“日通报”制度,多个月份热线工单实现过程满意度、结果满意度两个100%。依托“治理有章”基层治理平台,推进“议事厅+网格”“网格+立审执”等创新机制,累计上报网格工单4000余件,精准高效满足群众需求。着力打造“小网格”模式,以网格化管理助推便民服务、民意征集、矛盾化解等民生领域工作。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协调开设“白云湖医院北岸诊所”,辐射周边13个村,1.8万余人,解决北岸群众看病远、就医难的问题。组织机关干部、村干部105名对“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开展帮扶工作,落实“工作区周走访、村日探视”等制度。解“决”群众就业难题。结合辖区企业发展现状、项目建设情况,积极与企业沟通对接用工事宜,安置剩余劳动力500余人,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盯“牢”耕地保护红线。落实机关干部、党建工作区“双包村”制度,以清单化方式,逐村下达专项整治目标,绘制进度表、进度图,遏制耕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推进耕地保护工作。

人居环境整治再启新篇。对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对村居道路两侧、村内村外、房前屋后、沟渠坑塘等区域存在的四大堆、黑臭水体等进行全面清理,针对各村污水处理、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开展全面检查;扎实开展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国省道沿线整治工作,街道环境焕然一新,文明程度走深走实。白云湖生态提升再奏强音。按照“水清、湖畅、岸绿、景美、宜游”的总体目标,始终把白云湖湿地保护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湿地保护整治力度,开展提升工程,优化景观品质,完善配套设施,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持续向好。大气污染防治再绘重彩。街道不断提升思想认识,强化联动机制,加强扬尘管控,做好配套保障,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牢牢把握上级要求,认真研判形式,创新工作措施,思想上不松懈、落实上有力度、效果上有提升,扎实打好“蓝天白云”保卫战。

回望来时路,我们步履坚实;展望新征程,我们信心满怀。下步,白云湖街道将把智慧和力量汇聚到目标任务上来,出实招、用实劲、求实效,大力推进“水乡白云·江北生态明珠”建设,为新时代济东强区建设添砖加瓦、铺路搭桥,贡献白云湖力量。

信息来源: 白云湖街道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