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历史古迹、览山川湖海、识粮食蔬菜、访手造技艺……研学旅行让人在行走的课堂中汲取知识、增长见识,读懂更大的世界。为此,章丘区文化和旅游局推出“这里是章丘!”旅游目的地品牌系列宣传——研学篇,全面介绍章丘重点研学基地、项目、线路等资源。欢迎大家走进章丘,在“没有围墙的教室”里与山泉河湖对话,与历史文人互观,一路成长、一路收获……
普集研学游:“圈粉”与“出圈”的双向奔赴
红色教育基地,播种“红色”种子;绿色生态园里,感受采摘乐趣;乡村博物馆里,打开乡土记忆;戏曲体验室里,学唱梨园戏曲;农家乐的餐桌上,饱食一顿别样乡土美味……近年来,普集街道丰富的旅游资源,“圈粉“了众多小游客,也通过研学游,带动了乡村旅游“出圈”。
课堂“美丽”,怎能不圈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研学游,更是被称为行走的“大课堂”。近年来,普集街道通过不断的完善提升、规划部署,为前来研学的学生,布置了内容丰富的多彩“课堂”。
第一节:红色播种课堂
普集三山峪石峪寺系章丘第一支抗日武装诞生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区国防教育基地、区思政教育基地、山东省革命文物保护名录,山东省100家红色研学基地之一,街道在此建起了章丘第一支抗日武装纪念馆,也为前来研学的孩子,打造了播种理想信念的红色课堂。
第二节:生态绿色课堂
街道拥有桥子猕猴桃种植基地、西山樱桃采摘基地、麻秸香椿采摘基地、祖营坞水蜜桃采摘基地、上皋共享菜园基地等一批可供生态观光、休闲采摘、体验农耕、研学拓展于一体的种植基地,吸引了一批批研学团队纷至沓来。
第三节:古韵黛色课堂
普集街道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古村诸多,有14处文保单位,7处三普名录,1处革命文保单位,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近年来,通过传统村落连片整治和积极修缮,古村的魅力越发引人。博平刘氏宗祠、文昌阁、百衣庵、李家街1号古楼、桥子的五大门、袭家的袭氏宗祠......自然与人文景观融合恰到好处,古迹经岁月雕琢后别有一番韵味,成为学生感知乡村发展、传承民俗、非遗文化的好去处。
研学带动,怎能不“出圈”
近年来结合丰富的文旅资源,普集街道不断打造针对青少年儿童的研学项目,“研”出活力,“游”出精彩,也带动乡村游不断火出圈。
1、火了红色游
在章丘第一支抗日武装馆,倾听讲解、瞻仰革命老物件、沉浸式体验活动……丰富多样的红色研学活动,让青少年更好地感悟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每年,来自济南、淄博、邹平等地,参加红色研学活动的团队要超过二十几批。
2、“甜”了绿色游
从春天的园里赏花、土里拔草、倾听猕猴桃的生长讲解,到秋天的采摘、感受硕果累累、体验收获的乐趣,从春夏到秋天,研学过程中,不仅仅是走过的岁月,更承载了孩子们美好成长的甜甜时光。
3、靓了古村游
在袭家文昌阁听艰苦奋斗的故事,袭氏宗祠倾听袭勖刻苦攻读、淡泊名利、清廉为民的故事、在桥子村五大门倾听红色故事、家风故事,行走在那些古村、古建、古门楼里,探访乡村古建背后的文化记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孩子们收获颇丰。
4、热了文化游
看演出、学身段、化大妆、穿戏服……在桥子的戏曲体验馆,孩子们或穿上戏服,或听老艺人讲解戏曲伴奏知识,或学画脸谱,通过赏、学、演,多维度感受戏曲的魅力,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戏曲之旅。
5、喜了怀旧游
旧时光的老游戏,新时代的智传承,研学的路上怎么能没有老游戏,推铁环、打尜、跳房子……孩子们一个个玩得头冒汗,在传统游戏里不仅能重温爸妈的童年记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带娃来吧,“圈”内“圈”外皆是景。
(图片来源普集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