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崖遗址:守护历史遗址,延续中华文脉

龙衔红日上,祠庙看章丘。山东文脉源远流长,章丘古城历史悠久。龙山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上的一颗明珠,见证了历史的起源,揭开了文明的曙光。章丘作为龙山文化的发现地、命名地,如今正以新的身份凝视着脚下这片土地——做好守护者,当好传承人,让古老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观古而知今,彰往以察来。近年来,章丘区委区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工作部署,围绕大局,服务大局,融入大局,坚持把弘扬龙山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以龙山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保护、活化与转化、研究与阐释、共建与共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不断迈出新步伐。


以保护守根脉。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大遗址是中华血脉的沉淀。近年来,章丘区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城子崖遗址公园和博物馆改造提升,完成了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片区、北城垣片区、南城垣片区保护利用工作,建成南城门展示区、西城垣展厅、城垣遗迹本体游览区、北城门一门三道等工程,目前遗址公园的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建成,游览、休闲、科研、教育等功能逐步增强。下一步,将通过北城壕东段保护展示工程来展示城子崖遗址古护城河风貌,以西城垣展厅保护展示工程揭示城子崖城垣历史,着手全国历史最早探沟——南城垣C4探沟保护修缮项目,同时还将配合山东省考古院建设章丘龙山文物保护基地。


以创新促传承。文化犹如穿石之水、垒塔之土,文明的延续不仅需要代代相传,更需要与时俱进。济南华侨城欢乐荟首创儿童国宝剧场《国宝总动员之蛋壳陶寻亲记》,通过将国宝“蛋壳陶”拟人化,形象生动的宣传了龙山文化,获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评。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大胆突破博物馆的传统展示形式,积极探寻新路子,以“网红+直播”的方式强势出圈,获得网友们一致好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城市更在乡村,在成人更在儿童。城子崖遗址博物馆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开展研学体验活动,全方位、立体式地再现4000多年前先民的生活画卷。章丘区尝试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管理,积极与区属国有平台开展合作;积极创建“龙山书院”品牌,拓展龙山文化的传播路径,通过进乡村、进企业,打通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确保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血脉、化成基因。


以科技强利用。科技为文化遗产保护带来新希望,文化遗产数字化也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章丘区历史遗址多,分布范围广,巡查人员日常巡查存在耗时多且难以精准到点的实际情况,通过使用无人机拍摄,实现智能化巡查,不仅能使巡查人员更全面地看清文物,减少巡查盲点,还可以通过高空拍摄为今后的文物保护与管理提供更加准确详实的资料。积极推进文物安全“天网工程”,在多个文物保护风险点安装监控设备,大大提升了文物安全监管水平。进行博物馆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打造720+3D博物馆,增设讲解游览机器人、全息幻影成像投影系统、可触摸式室内LED透明展示屏、多媒体触控屏等,这些手段在提高博物馆科技感的同时也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下一步,城子崖西城垣展厅还将运用5G技术、数字沙盘、VR投影、全息投影等进一步丰富功能体验,给游客带来更好服务。


留住历史记忆,彰显时代光彩。遗址保护利用需要与时代共进,更需要与人民共享。只有坚持保护与创新并育,科技与展示共生,遗址才能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民众才能获得更丰厚的文化滋养。

信息来源: 爱章丘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