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集街道举办“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暨桥子村第十五届“戏曲文化节”活动

9月21日上午,普集街道“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暨桥子村第十五届“戏曲文化节”活动在桥子村举行。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健,区政协副主席张健,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陈震,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宋亦舟,区文联主席李钢,济南市吕剧院副院长房岷、副院长陈涛,山东舜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培嘉,普集街道全体领导干部、各党建工作区第一副书记、许河党建工作区村党组织负责人等参加活动。

王健在致辞中表示,普集街道始终秉持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的工作理念,以文化振兴为基石,以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为着力点,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活动形式,相继举办了戏曲进乡村、传统民俗文化体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展示了普集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营造了昂扬向上、和谐奋进的浓厚氛围。桥子村文化气息浓厚,群众对吕剧的热忱尤甚,是章丘区传承繁荣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希望普集街道和桥子村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开展惠民演出,不断完善研学保障,用正能量凝聚人心,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让传统戏曲中的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街道、村居建设和发展的推进器,为新时代文化强区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发浩表示,千万工程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一阵和煦的春风吹遍了普集广袤乡村。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纽带,桥子村戏曲文化节已经走过了十五个春秋,如今已蜕变成为一张熠熠生辉、享誉四方的文化名片。随着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和桥子村戏曲文化节的不断创新,我们的乡村必将更加美丽、更加繁荣。

陈震、宋亦舟为桥子村参与戏曲文化节15年的戏曲文艺骨干颁发“优秀传承奖”。

张健、李钢为章丘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基地揭牌。

山东舜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普集街道签定研学合作协议。

2022年,桥子村与济南市吕剧院建成了戏曲文化共建单位。连续三年,济南市吕剧院的演职人员在桥子村开展了济南市公益演出走基层吕剧专场,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极其高端的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盛宴。

除了精彩纷呈的表演,现场还有桥子村书记助农直播间,直播介绍桥子猕猴桃、手打铁锅等乡逢普集特色产品。此外,章丘区书画协会“笔尖生花庆丰收”现场创作活动也同步开展。

2007年,桥子村成立“戏友之家”庄户剧团;2010年,举办第一届“戏友之家”戏曲演唱活动;2019年,村里建起一流的综合性文化中心、戏曲大舞台、戏曲体验馆。特别是在戏曲体验馆,常态化开展戏曲排练、舞台演出,打造成了让所有参与者可感、可知、可体验、可互动、可融入的戏曲魅力空间。目前,桥子村固定戏友已达120多人,演职人员40人,实现了有场所、有队伍、有设备、有管理制度、有排练计划的规范化建设。十五年来,桥子村庄户剧团已上演了《农家媳妇》《三娘教子》《梅龙镇》等50多场新老剧目,在创新演绎中,一批宣传爱党爱国、文明美德、移风易俗的新剧也被搬上了舞台。每年辅导培训戏曲文艺骨干50人左右,除了本村演出,剧团演员每年还深入周边多个村演出,文化演出每年惠及周边村庄村民12000余人次,深得群众好评。

近年来,桥子村不断推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推动研学游发展,建成了乡村记忆博物馆、景观河道、胜天池、垂钓中心、水上乐园、跌水瀑布等一批景点,积极开展采摘、研学等乡村旅游活动,游客可以采摘猕猴桃、在水上乐园玩耍、在河边捡拾鸭蛋、听戏唱戏学戏,在梳头戴翠、穿衣佩饰的体验中,来一次“梨园梦”的追寻,走出了一条集戏曲体验、观光休闲、度假养生、生态采摘等为一体的“沉浸式乡村游”发展新路径。


信息来源: 普集街道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