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山东省地震监测设施与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为加强我区地震监测设施与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现将2处地震监测设施与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公告如下:
附件: 1、章丘区地震监测点(站)一览表
2、干扰源距各类地震台站的最小距离
章丘区应急管理局
2025年11月18日
附件1:
章丘区地震监测设施与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公示一览表
序号 | 台站名称 | 地理位置 | 测项 | 经度 | 纬度 | 保护范围 |
1 | 瓦 山 地震台 | 章丘区双山办事处白泉村 | 测震、预警 | 117.52 | 36.66 | 见表1 |
2 | 章丘明水流体观测站 | 济南市章丘区科技局宿舍院内 | 流体 | 117.54 | 36.71 | 见表2 |
注:经纬度应保留小数点后2位。
附件2:
表 1:干扰源距地震台站测震仪器的最小距离
(GB/T 19531.1-2004)
干扰源 | 最小距离(km) | ||
II 级环境地噪声台站 (测震台、强震台、预警基准站、预警基本站) | IV级环境地噪声台站 (烈度一般站) | ||
硬土和沙砾土 | 基岩 | 硬土和沙砾土、基岩 | |
Ⅲ级(含Ⅲ级)以上铁路 | 2.00 | 2.50 | 1.20 |
县级以上(含县级)公路 | 1.30 | 1.70 | 0.78 |
飞机场 | 3.00 | 5.00 | 1.80 |
大型水库、湖泊 | 10.00 | 15.00 | 0.40 |
海浪 | 20.00 | 20.00 | 2.00 |
采石场、矿山 | 2.50 | 3.00 | 1.50 |
重型机械厂、岩石破碎机、火力发电站、水泥厂 | 2.50 | 3.00 | 1.50 |
一般工厂、较大村落、 旅游景点 | 0.40 | 0.40 | 0.24 |
大河流、江、瀑布 | 2.50 | 3.00 | 1.00 |
大型输油输气管道 | 10.00 | 10.00 | 4.00 |
14层(含)以上的高大建筑物 | 0.20 | 0.20 | 0.06 |
6层楼以下(含 6 层)低建筑物、高大树木 | 0.03 | 0.04 | 0.015 |
高围栏、低树木、高灌木 | 0.02 | 0.03 | 0.012 |
注:1.大型水库、湖泊:指库容量≥1×1010 m3 的水库湖泊; 2.重型机械厂:指有大型机械、往复运动机械的工厂; 3.一般工厂:不产生明显振动感的工厂; 4.地震台站与 7-13 层建筑物的最小距离根据地震台站与 6 层和 14 层建筑物的最小距离按层 数内插。 | |||
表2:干扰源距地下流体观测井的最小距离
(GB/T 19531.4-2004)
干扰源 | 最小距离(km) | |||
地 下 水 开 采 或 注 水 井 | 没有条件进行抽水试验,且开采层与观测层同属一个含水层(带) | 松散砂质空隙含水层区 | 观测含水层岩性为粉砂 | 1.0 |
观测舍水层岩性为细砂 | 1.5 | |||
观测舍水层岩性为中砂 | 2.5 | |||
观测含水层岩性为粗砂 | 3.0 | |||
观测含水层岩性为砾石 | 6.0 | |||
岩裂隙含水层区或碳酸盐岩岩溶含水层区 |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区 | 1.0 | ||
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地区 | 5.0 | |||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 | 10.0 | |||
观测井区范围内,有同层注水井 | 1.0 | |||
矿区 | 有爆破作业的矿区的爆破作业点 | 5.0 | ||
有矿震(冲击地压、岩爆)活动矿区的边界 | 2.0 | |||
有矿井疏干排水的矿区,且疏干层与观测层有水力联系 | 观测含水层为弱透水层 | 1.0 | ||
观测含水层为透水层 | 5.0 | |||
观测舍水层为强透水层 | 10.0 | |||
其他 | 观测井区范围内有铁路通过并观测含水层顶板埋深小于 100m 时的铁路路堤边缘 | 0.5 | ||
垃圾或污水存放与处理区的边界 | 0.5 | |||
注:1.在观测井范围内,揭露有与观测层同属一个含水层的钻孔时,应按要求进行抽水试验 和水文地质计算,确定地下水开采井和观测井间的最小距离; 2.在观测井范围内,已有相关的抽水试验及其影响半径的观测和计算资料时,不需另进行试验和计算,直接引用其结果; 3.在观测井区范围内,开采层或注水层和观测层不属于同一个含水层,其间发育有厚度大于 20m 并分布均匀的不透水层时,不需考虑地下水开采或注水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干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