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接种个性问题答疑

2011-05-05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 蔡晧东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但在实际接种中一些“小”问题却困扰了许多人。请看专家就乙肝疫苗接种中最常见的问题进行解答。

    1.什么是有效应答和无应答?

    乙肝疫苗的接种全程共3针,第1针接种后间隔1个月和6个月再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因此被称为“0--1--6个月免疫程序”。接受3次免疫接种后,90%以上的人都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即获得有效的免疫应答(简称有效应答或正常应答)。

    所谓获得免疫应答,就是全程接种乙肝疫苗1个月后检测血清抗HBs,抗HBs≥100mIU/ml。如果抗HBs在10~100mIU/ml之间为低应答,抗HBs<10mIU/ml为无应答。低应答和无应答者对乙肝病毒的抵抗力不足或没有,仍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2.为什么出现无应答或低应答?

    影响乙肝疫苗接种应答的原因很多,有疫苗的原因,也有人体本身的原因。

    首先,与疫苗剂量不足有关。从我国乙肝疫苗多年来接种的情况看,使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剂量接种的效果明显好于5μg的剂量。因此,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将2005年时推荐的5μg的剂量增加至10μg。

    第二,与疫苗保存和接种的质量有关。

    第三,与遗传因素有关。调查发现,父母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产生抗体,其子女无应答或低应答的发生率高。父母有乙肝病毒感染的,子女对乙肝疫苗的应答较差。有研究显示,乙肝病毒感染母亲所生的孩子,低应答和无应答发生率均高于没有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的新生儿,说明孩子可从父母那里继承对乙肝疫苗较差的免疫反应。

    第四,已被乙肝病毒感染。在无应答者中约20%已经被乙肝病毒感染,其中绝大多数为母婴传播。

    第五,患有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疾病,如艾滋病、糖尿病、肿瘤等,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接种乙肝疫苗后应答也较差。

    3.无应答或低应答怎么办?

    绝大部分健康无应答儿童并非对乙肝疫苗绝对不应答,提高疫苗接种剂量和增加接种针次(加强免疫)可有效改善他们的抗体应答水平。有研究显示,对无应答者加强免疫1剂,有61%达到正常应答;加强免疫3剂,85%达到正常应答。

    另外,由于机体对疫苗的应答情况与疫苗的抗原结构有关,对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后低应答或无应答者换用高剂量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疫苗或甲、乙型肝炎联合免疫,可提高免疫成功率。

    4.如何实施乙肝疫苗加强免疫?

    一般人群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无须监测抗HBs。因为乙肝疫苗接种后其有效抗体可维持12年之久,而且免疫系统有很强的“记忆”力,即使抗体消失,当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仍能很快产生抗体,清除入侵之敌。但对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如父母或配偶为乙肝病毒感染者、医务人员、免疫功能低下者、器官移植患者、透析或经常输血及血制品治疗的患者、同性恋和吸毒者等,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应监测抗HBs。

    高危人群中既往接种乙肝疫苗后达到正常应答,几年后血清抗HBs下降至<10mIU/ml时,可加强1剂10μg或20μg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初次全程免疫后低应答或无应答者,应按全程免疫程序加强免疫3剂,儿童为10μg,成人为20μg,最高剂量为每剂60μg。

    5.婚前为什么要检查乙肝五项?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经血传播和性传播。如果没有接种乙肝疫苗,夫妻间乙肝病毒感染的机会高达90%。由于大多数成年人免疫功能较强,会把病毒清除,真正因性传播而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只占6%。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这6%的感染者,因此男女青年在结婚前应该进行婚前检查,检测乙肝五项。如果发现一方为乙肝病毒感染者,另一方如抗HBs阴性,应先按照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3次乙肝疫苗,待体内产生足够的抗-HBs后再结婚。

    6.怀孕期间能不能接种乙肝疫苗?

    根据国内外大多数文献报道,乙肝疫苗在妊娠期间使用是安全的。妊娠期间接种乙肝疫苗不仅可产生有效的免疫力,保护孕妇免受乙肝病毒感染,还能使新生儿获得保护性乙肝抗体。但是,我国曾有乙肝疫苗导致早期妊娠流产的文献报道,因此不建议妊娠期间接种乙肝疫苗。如果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妻子在未接种乙肝疫苗的情况下已经怀孕,且抗HBs阴性,也不必补种疫苗,只要在孕期避免性生活,孩子出生后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同样可以起到预防乙肝病毒传播的作用。但若在接种乙肝疫苗时意外怀孕,也不必终止妊娠。因为到目前为止,除了导致流产外,还没有乙肝疫苗导致胎儿发育异常的报道。

    7.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子女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应≥100国际单位,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 微克重组酵母或20微克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肝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也可在出生后12小时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10微克重组酵母或20微克CHO乙肝疫苗,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这也就是说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所生子女除了和其他孩子一样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外,还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8.乙肝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有无相互作用?

    新生儿出生时要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出生1个月接种第2针乙肝疫苗,2~4个月每月口服接种1粒小儿麻痹糖丸,3~5个月各接种一次百白破三联疫苗,6个月接种第3针乙肝疫苗,8个月接种麻疹疫苗。那么,乙肝疫苗和这些疫苗间有无相互作用?

    我国早有研究表明,乙肝疫苗与卡介苗、乙型脑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三价混合脊髓灰质炎活疫苗一起接种无相互干扰作用,国外也有报道同时接种甲-乙肝联合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和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是安全的,对免疫效果也无影响。但是,我国曾有一项研究发现,乙肝疫苗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可能影响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不建议乙肝疫苗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出于安全性考虑,乙肝疫苗最好与其他疫苗分开接种,间隔两周以上。(源自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