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大家一起来减盐
2012-08-30
今年9月1日是第6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
目前我国约有高血压患者2亿多人,而研究证实长期的高盐饮食容易导致高血压,而减盐是一项经济有效的防控高血压的措施。为此,山东省开展了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以政府为主导,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减盐工作,从降低居民食盐摄入水平入手防控高血压,保护和提高我省居民健康水平。
我省属高盐饮食地区,2011年省部联合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基线调查发现,我省居民平均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为12.5g,远高于全国12g的平均水平。而山东省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地区,2011年我省18~69 岁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44%,由此估算全省高血压患者约1600 万。2011年减盐基线调查还发现,我省城市高血压患者次均住院费用为2535.18 元,农村高血压患者为2621.65 元,据此估算全省18~69 岁人群每年因高血压导致的直接经济负担为29.7 亿。预计随着高血压患病率的不断增长,其所致的经济负担也将愈加严重。食盐摄入过多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盐饮食者常在不知不觉中罹患高血压。高血压是“无声杀手”,长期血压偏高会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除高血压外,食盐摄入量高还可能导致超重肥胖、糖尿病、胃癌、骨质疏松症、肾结石、哮喘等健康问题。
含盐食品有哪些?
专家:“百味盐为先”,是食盐让我们享受到了美味佳肴,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是人体生理活动所必须的。受传统饮食习惯的影响,我国居民的食盐摄入量远远超出建议值6g,食盐摄入过多与很多疾病密切相关,如高血压、肥胖、糖尿病、胃癌、肾结石、哮喘等。目前一般将主要的含盐食品分为以下6大类:
调味品:盐,酱油,耗油,醋,料酒,鸡精,味精,生抽,老抽,辣酱,甜面酱,番茄酱,五香豆豉等;
腌制食品:酱萝卜、酱莴苣、酱大头菜、什锦菜萝卜干、榨菜、咸鱼、虾皮、虾米、鱼片干、鱿鱼干、红腐乳、白腐乳、臭豆腐、豆腐干、咸蛋等;
熟肉制品:酱猪头肉、猪蹄、火腿、午餐肉、酱牛肉、叉烧肉、香肠、火腿肠、红肠等
面食:馒头、油条、面条等
方便快餐食品:方便面、速冻饺子、罐头食品、饼干、咸面包、法式面包、糕点等。
零食:甜点、冰激凌、薯条、话梅、果脯、牛肉干、瓜子等。
如何计算每日食盐摄入量?
山东省是在2010年与卫生部联合启动了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从减盐入手,防控高血压。随着群众为高盐饮食危害认识的提高,食品生产企业也分别推出了低盐或低钠的食品。根据国家标准,如果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钠的含量小于或等于120毫克,请可以称为“低钠”或“低盐”。
专家: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小常识。如何计算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当家里买500克食盐(1袋食盐)后,记下购买食盐的日期,当这500克食盐吃完后,再记下日期,那么你就知道这500克食盐吃了多少天,用所吃盐量除以吃盐的天数,再除以家中就餐人数,就可得出人均粗略的食盐摄入量。
酱油也是我们膳食中钠的另一主要来源,所以在计算食盐量时,也应加上通过酱油所摄入的食盐量,计算方法同上。但要说明一点,酱油中食盐含量为18%左右,你只要将酱油用量乘以18%,即得出人均通过食用酱油摄入的食盐量。将此量加上食盐量,便是你家中每人日均的食盐量。盐不一定都一下子减下来,但至少大致知道我吃了多少盐。另外,我们一般都讲,每人每天6克盐,但食品包装标注的是钠,钠和盐怎么换算呢?盐是由氯化钠组成,在氯化钠(食盐)当中,钠所占比例接近40%,故1g钠可以换算为2.5g盐,所以营养标签上的钠含量乘以2.5就是含盐量了。
减盐技巧有哪些?
那我们如何减盐呢?给大家介绍几个小技巧。
1.尽量不买“加工食品”。食品加工中为了提高美味指数,会使用较多的食品添加剂,而这些添加剂大多是钠盐。比如说,饼干蛋糕中的疏松剂是碳酸氢钠为主料,肉类制品中的发色剂是亚硝酸钠或硝酸钠,饮料里的磷酸盐是三聚磷酸钠等,咸味食品中的鲜味剂是谷氨酸钠、核苷酸钠和琥珀酸钠等。它们都是含钠的化合物,也就是说,都要纳入控盐的范畴当中。
2.烹调时可晚些放盐。因为早放盐,盐就会在烹调时深入食品内部,吃时会感觉咸度降低,所以同样数量的盐,不同时间段的入锅,口感却是绝对不一样。因此在制作凉拌菜时也应该在吃前放盐,让盐分来不及深入食品内部;烧烤肉类前可用少量酱油稍稍腌几分钟,然后入烤箱烤熟,这样烤肉表面有少量盐分,内部却保持着少盐的状态;蒸制食物也可将食物蒸熟后再用少量调味汁蘸食,同样可避免盐分进入食物内部,达到减盐的功效。
3.巧用其他调味品来减少盐的用量。炒菜时不要放糖,也尽量避免做糖醋味的菜肴,浓郁的甜味会覆盖已有的咸味;咸咸甜甜的小酱菜能不吃就不吃,要知这样适口的味道是用过量的盐调制出来的。做菜时可滴几滴醋,使您感觉不到食物太淡,还能促进消化,提高食欲,减少维生素的流失,可谓一举多得。在菜里放点辣椒、花椒、葱姜蒜等香辛料炝锅,适当使用一些蒜泥、芥末汁、番茄酱等也能增加食物的味道。而在做芹菜、香菜、洋葱等本身就有浓烈味道的食物时,就可以直接少放盐了。
4.学会合理勾芡。勾芡是烹调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手段,但使用得当与否,会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菜肴本身未加盐,仅靠芡汁中的盐分来调味,那么勾芡可能会减少菜肴中的含盐量;但如果菜肴本身已含有盐分,芡汁的量又较浓厚,那么勾芡反而会让人摄入更多的盐分。
5.逐渐训练味觉。从每周一次减盐餐开始,增加到每日一次,几个月后口味就会变淡。
6.尽量少吃高盐食物。如各类酱菜、腌肉、火腿等,包装食品可参考其食物成分表,挑选含钠量较少的食物,但应注意,有些“低钠”食品中的盐也不少。
7.冲洗食物。用自来水冲洗金枪鱼罐头、鲑鱼、乳酪,可以减少30%的钠。
8.多吃新鲜蔬果补钾。钾有利尿作用,能够帮助钠排泄,维持钠和钾的平衡。含钾多的食物包括海带、紫菜、木耳、山药、香蕉、马铃薯、鱼类、西红柿、蘑菇干等。
9.使用控盐工具(盐勺、限盐罐)。一个人炒菜就用2克的盐勺取盐,一顿饭一勺,一天3勺;两口人以上者用6克盐勺取盐,每人每天一勺,几口人就取几勺,放入限盐罐内,炒菜时从盐罐的小孔散盐,一天用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