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驱蛔虫正当时

2015-05-14

    蛔虫病是人体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以儿童感染率最高。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儿童蛔虫感染率虽已大幅下降,但在农村仍然常见。该病虽然不算什么大病,但可消耗人体内大量的营养素,导致儿童营养不良、贫血,还会引起剧烈的腹痛和胃肠功能紊乱,甚至诱发肠梗阻、肠穿孔、胆道蛔虫症等一系列危险的并发症,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生长发育。
    蛔虫多在秋季长成
秋季是人体驱蛔的最佳时节,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感染蛔虫卵最多的季节在夏季,因为夏季外界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很适宜蛔虫的生长发育,土壤中广泛存在感染期蛔虫卵,人们生吃瓜果、凉拌菜,蛔虫卵常会通过未洗净的蔬菜、水果,以及生水和污染的手指等环节经口进入人体。虫卵生成幼虫后生活在人体肺部或血液里,到秋季才发育为成虫聚集到小肠内。目前各种驱虫药都只能驱除成虫,对幼虫不起作用。秋季驱虫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杀死蛔虫,而且可减少甚至避免因蛔虫在肠道里时间过长,钻入其他器官引起并发症的机会。
    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在驱虫前,首先要知道孩子肚里有无蛔虫。但实际生活中,儿童感染蛔虫病后往往症状不是很典型。那么,家长怎样来初步判断孩子是否感染蛔虫病呢?以下介绍的一些异常现象可供大家参考:1.孩子常喊肚子痛,尤以脐周部位为多,揉按后可缓解。2.孩子夜间睡眠易惊醒、磨牙和流口水。3.在儿童面部、颈部皮肤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圆形或椭圆形斑片,上面有细小灰白色鳞屑,即虫斑。4.孩子有偏食表现,并好吃一些奇离古怪的东西,如泥土、纸张、布头等。5.孩子吃得多且容易饿,爱吃零食,吃得多总也胖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