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年轻化 生活方式是关键

2015-05-14

   傍晚时分,薛阿姨开始为一家人的饭菜忙活,饭菜摆上桌,一家人团团围坐的时候,却偏偏不见了薛阿姨的影子。原来她正在房间里为自己注射胰岛素。今年72岁的薛阿姨是一个糖尿病患者,已经被糖尿病困扰了近10年,而晚饭前的胰岛素也几乎成为她每天雷打不动的“第N餐”。除了糖尿病之外,薛阿姨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老年病”,每天要服用的药物以十数计,如此多的药物让薛阿姨的胃经常感到不适,为此,胃药也成了她的常用药。面对着成堆的药物,薛阿姨经常感到不堪其苦。

而跟薛阿姨有相似情形的老人,还有很多……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薛阿姨来说,经常从医生那里听到的一句话就是“管住自己的嘴,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多活动活动。”其实,这句话对现在的年轻人同样适用。

据中华医学会会员、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的主医师吴医生介绍,目前我国“老年病”患者中有不少中青年人,30岁左右的年轻人患糖尿病不在少数,因为“三高症”导致的血管闭塞、血管硬化的临床病人在近10年来,发病年龄也大约提前了10岁左右,从以往的六七十岁的集中发病年龄提前至现在的五六十岁左右。

“‘三高’人群之所以呈现年轻化,跟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据吴医生分析,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年轻人多偏好高脂肪、高热量、口味重的食物,平时又缺乏运动,再加上工作压力等让他们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吃宵夜等等行为,让他们体内的脂肪和糖分堆积,久而久之就成了“三高”人群。

而除了“三高”疾病年轻患者增多外,颈腰椎病、干眼症的年轻患者也明显增多。据相关专家介绍,年轻人之所以会患颈腰椎病大多是久坐造成的,干眼症则是因为长期注视电脑或电视屏幕,这与长时间使用电脑和伏案工作关系很大。

“我在公园散步时,曾特别留意过往的人群,结果我发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现在老年人中‘将军肚’少了,倒是有些年轻人大腹便便,一看就是缺乏锻炼。”吴医生对记者说,现在很多老年人很注意保养和运动,对疾病起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倒是有很多年轻人,危险的生活方式正在透支自己的健康。

“有很多病是因为在青年时期受到了损伤,结果拖了几年、几十年以后才表现出来。就心脑血管疾病而言,青年时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起因。简单地说,要想中老年以后远离心脑血管病,就要从青年时期开始预防‘三高’。到了中老年,再想预防就来不及了。因为心脑血管病是长期多年缓慢血管损伤的结果,一旦发病,任何灵丹妙药都不可能让病变的血管系统恢复到健康的状态。”吴医生认为,年轻人需要及时纠正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和缺乏运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除了禁烟限酒、定期体检外,“还得管住自己的嘴,迈动自己的腿。”管住自己的嘴就是要控制饮食,饮食要适量。而迈开腿则是要求年轻人在控制饮食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