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妈妈不要放弃母乳喂养

2015-05-06


    世界母乳喂养周(8月1日~7日)期间,母乳喂养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

    关于母乳喂养,最近的权威数据来自2008年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这次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6.7%,早开奶(婴儿出生后1小时内与母亲乳房接触)率仅为39%。对12个月~15个月龄的孩子来说,也仅有31%的母亲还在给他们喂母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儿童保健部主任王惠珊说:“不坚持母乳喂养的理由千千万,但坚持母乳喂养的理由只有一个——对孩子好。”

    既然如此,那又是什么阻碍了妈妈们坚持母乳喂养?如何才能提高母乳喂养率?

大多数母亲奶水充足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不能坚持哺乳的母亲有一个共同的困惑——奶水不够。很多人索性喂孩子配方奶粉。

    “孩子刚满月,孩子的奶奶就一定要给孩子加奶。”小李说,“因为奶奶发现孩子比邻居家的孩子长得小,觉得我奶水不够,孩子营养跟不上。我也不敢怠慢,她也是为孩子好,加吧。”

    北京妇产医院护理部主任姜梅说,在产房里偷着给新生儿加奶的产妇和家属不在少数,即使医生告诉他们不用加,他们也生怕自己的孩子营养不够,总觉得孩子喂得越胖越好。

    另外,有些“专业月嫂”并不专业,遇到宝宝因为产妇一时乳汁不足哭闹就认定是母乳不足,建议立刻加奶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保专家郝波说,母乳不足是有明确指征的。医生判断母乳不足的标准有几个:如果孩子满月后体重增加超过600克就是正常的,并不是母亲奶水不够,这是最重要的标准;如果说孩子刚吃完奶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马上又要吃,这有可能是不够;如果孩子大便很稀,有绿色泡沫,也说明可能母亲奶水不够。

    “大多数母亲的奶水是充足的。”王惠珊说,“即使哺乳过程中短暂出现泌乳量减少的状况,只要坚持让宝宝吮吸,不断刺激乳汁分泌,母乳会越吸越多。而如果就此停止哺乳,乳汁也就真的越来越少了。”

特殊宝宝也能吃母乳

    尽管知道纯母乳喂养至少要坚持6个月,但孩子出生后没多久,小夏就放弃了母乳喂养。因为孩子患上了母乳性黄疸。这种病是由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不良引起,而喂母乳会导致胆红素进一步升高,有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

    患有母乳性黄疸的孩子真的不能吃母乳吗?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张雪峰说,其实不然,保证母乳喂养和将黄疸降到最低程度并不冲突。把母乳挤出来加热到56℃,15分钟后再喂给孩子吃,母乳中的胆红素水平就会大大下降。这样坚持两三天后,孩子的胆红素水平就可以下降50%。如果有不明原因导致胆红素下降不到合理水平,可以应用短期蓝光照射进行治疗。但这也不影响坚持母乳喂养。

    宝宝体检发现血糖低,是不是营养不够要添牛奶呢?姜梅常遇见拿着儿科医生开的处方、为加不加牛奶而犹疑不决的家长。这对坚持纯母乳喂养也形成了挑战。“奶嘴容易吃,吃惯牛奶的孩子往往会对母亲奶水的兴趣降低,也懒得使大力气吃母乳了。”姜梅皱皱眉说。

    “其实,如果宝宝吸奶30分钟仍然不能得到满足,可能是妈妈的奶真的不够吃。如果不是这样,加奶就根本没必要。此外,如果宝宝糖代谢有问题,加奶也没有用。”姜梅解释道。

    儿科大夫不知道这些吗?姜梅说,因为严重低血糖会给宝宝的大脑发育造成损伤,不少儿科大夫害怕承担责任,看到低血糖的孩子就让加奶。

    姜梅强调,为了让孩子保持对母乳的兴趣,即使需要给孩子加奶,也最好采用乳旁加奶方式,把小吸管放在母亲乳房边让孩子吮吸,让孩子认为吃的是母奶。

乳房有缺陷不要紧

     因为乳头内陷,小张每次喂奶都异常痛苦,孩子把乳头的皮吸破了,吸出了血,好像都很难吃饱。她决定给孩子断奶。“喂奶粉吧,不是我怕吃苦,这样下去,我怕孩子营养不够!”小张叹了口气说。

    “先天乳头内陷或扁平的确会给哺乳造成困难,但是仍然可以母乳喂养。”王惠珊说,“产前对乳头进行按摩十字牵拉,或者产后使用矫正器可以很好解决这样的问题。但是牵拉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每日次数要适宜,否则可能刺激宫缩,造成早产。对于这样的妈妈,更要早开奶。孩子出生后尽早吮吸乳房,将有助于乳头向外拉出。”

    姜梅说,事实上,乳头皲裂并不一定是乳头内陷和扁平的母亲才会遇到的问题。原因很简单,就是宝宝含接乳头的方式不正确。在宝宝刚开始吃奶的时候,医务人员一定要指导产妇培养宝宝正确的含接方式,让宝宝的嘴张大,嘴唇包住乳晕,而不是乳头。如果含接不正确,一定要尽快把宝宝和母亲分开,重新再来。

降低剖宫产率是重要前提

    产妇剖宫产后下奶晚怎么办?是不是在母亲来奶前得给孩子喂牛奶?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杨慧霞教授分析认为,剖宫产的确可能影响母亲泌乳。术后产妇体质相对虚弱,不能立即进食,可能引起泌乳延迟、分泌乳汁不足或无泌乳。代之以配方奶粉后,新生儿有了先入为主的习惯,就不愿意再吸吮母乳,进一步影响乳汁分泌。要提升母乳喂养率,必须降低剖宫产率。

    王惠珊则认为,剖宫产后泌乳延迟并不应妨碍母乳喂养。她说:“事实上,刚出生孩子的胃非常小,只有一个鹌鹑蛋那么大。母亲产后分泌的少量营养丰富的初乳已经能够满足孩子的需要了。剖宫产后,母亲尽快开奶,让孩子吮吸乳头,奶能下得更快些。”

    河南省郑州市妇幼保健院的一位产科医生告诉记者,不少剖宫产产妇常因为母乳喂养刺激宫缩,导致伤口疼而不愿意哺乳。也有产妇担心剖宫产后用药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也不愿意哺乳。

    这位医生说,这都不是停止母乳喂养的理由。因为现在剖宫产通常采用硬膜外麻醉,药性不会影响到胸部,而麻醉药剂的剂量也没有达到会对奶水造成影响的程度,等待产妇清醒的时候,麻醉药也已经代谢的差不多了,所以产后半小时让宝宝吸吮乳头,没有问题。产后输液通常是为了消炎或预防感染,通常选用不会对乳汁的分泌和成分造成影响的药物。因此,妈妈们也不用担心。

上班后照样可以坚持哺乳

    产后休息4个月,小陈必须上班了。在私人企业工作的她害怕因为哺乳影响工作,不能赚钱养家,就给孩子断了奶,把孩子交给母亲带。“说是要坚持6个月纯母乳喂养,可假期只有这么多,怎么可能做到呢?”小陈说。

    “如果决心大,工作了同样可以坚持纯母乳喂养。”王惠珊说,“只是很多妈妈怕麻烦或者缺乏知识,不知道该怎么办。”

    王惠珊建议,打算坚持纯母乳喂养的母亲从上班前一个月就要开始准备,练习用吸奶器吸奶,并开始准备相应的容器储存乳汁。把奶吸好放在冰箱冷藏室里,保存一天是没有问题的。而放在冷冻室保存的时间更久。孩子要吃的时候,放在室温下解冻,然后加热到和体温差不多温度就可以给孩子吃。

    王惠珊说,医生对产妇的影响也非常重要。鼓励和帮助产妇坚持母乳喂养是每一位医务人员的责任。为此,医务人员也应该不断更新知识,对产妇进行正确指导。

    此外,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李莉提示,妈妈们要为宝宝改变饮食不规律、不健康,喜欢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情,为坚持母乳喂养创造良好条件。

链接 世界母乳喂养周

    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WABA)确定每年8月1日~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世界母乳喂养周的主题是“成功促进母乳喂养十项措施”,这十项措施是:
   
1.明文规定实行母乳喂养,对所有卫生保健人员定期开展教育。
   
2.对所有卫生保健人员进行培训,以掌握实施该政策所必要的技能。
   
3.向所有孕妇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与处理方法。
   
4.帮助母亲在婴儿出生半小时之内开始母乳喂养。
   
5.指导母亲如何哺乳,以及在需要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之外,不给新生儿喂任何其他食物或饮料,除非遵医嘱。
   
7.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让母亲和婴儿始终在一起)。
   
8.鼓励按需哺乳(婴儿需要即可哺乳)。
   
9.对母乳喂养的婴儿不要使用人工奶嘴或橡皮奶头。
   
10.促进建立母乳喂养支持小组,母亲出院时转介至这些机构。(源自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