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市2015年9月疾病预报
2015-09-06
九月,气温温差大,随着气温变化,我市将逐渐进入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期,而且随着学校、托幼机构开学,一些学生、托幼儿童常见传染病如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会有发生。提醒市民及有关部门给予关注和重视。
1、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约7天)都有传染性。人感染病毒后起病快和突然,临床表现为发烧,体温可速升至38-40℃;头痛,全身无力;眼球外肌疼痛,腰背和四肢酸痛;少数病人的临床症状以胃肠道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人或感染者通过打喷嚏、咳嗽时释放出的病毒传染其他人,由于流感病毒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可以通过飞沫迅速传播甚至引起爆发,不卫生拥挤的交通工具及公共场所更是病毒播散的温床。另外还可以通过共用毛巾、手帕及饮食用具等直接接触传播。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主要预防措施包括: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措施是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学校、托幼机构一旦发现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的孩子,应作进一步排查,一旦怀疑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立即报告,并立即通知患儿家长,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应当加强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工作,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注意班级的换气通风,特别是托幼机构要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的机会。对住校学生及幼儿宿舍的被褥、衣服要放在阳光下曝晒;与家长一起教育学生及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点是饭前便后要洗手;同时建议家长不要让孩子在地上摸爬玩耍,更不要用家长自己嚼过的食物喂食孩子;应立即动员家长对患儿进行医院或家庭隔离治疗,直至病愈方可返校。
3、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和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典型的水痘出疹过程多先由斑丘疹发展为水痘疹,患者同一部位可见到斑疹、丘疹、水痘结痂等多种形式,疹子呈向心性分布。大部分儿童出疹为第一症状,一般发热38-39℃,持续2-3天,全身症状轻,病程自限。水痘病人为主要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人与人直接接触、直接接触疱疹液污染的物品传播。未接种过水痘疫苗或患过水痘的儿童、学生为本病发生的易感人群
水痘的预防措施包括对发现的病人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感染其他健康儿童;对患儿接触的环境要进行通风、擦拭、喷洒消毒;在水痘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去公众场合,减少不必要的接触;接种水痘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