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随着气温回升,人们的外出活动也日益增多,正是出门踏青的好时节。然而,初春气温波动较大,引发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的风险也有所增加。区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提高防控意识,预防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预防心脑血管病复发,健康快乐出行。
一、预防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症状以全身症状为主,如高热、头痛、肌痛、乏力、全身不适等。建议市民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2、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增强身体抵抗力。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掩,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口、鼻。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公共场所内佩戴口罩。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开窗换气。
5、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加强晨午检和因病缺课追踪管理,及时发现、报告、处置异常情况。
6、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等流感样症状后,要及时隔离治疗,避免接触他人。
二、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肠胃炎和感染性腹泻的一类病毒性病原体,具有起病急,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不仅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还可通过呕吐物气溶胶颗粒近距离传播。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应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尤其是饭前便后、准备和加工食物前。加强室内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不饮用生水或被污染的水源,饮用水用具定期消毒。
3、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环境,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开展清理工作,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对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进行消毒,清洗后认真清洁和消毒双手。
三、预防心脑血管病复发
心脑血管病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季节转换时节通常是心脑血管病的多发季节,春季天气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对心脑血管系统都会有影响。预防心脑血管病复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气温变化,适时添减衣物。老年人的居室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忽冷忽热,减少血压波动及心绞痛发作。
2、适量运动。适当体育锻炼,增强心脏运动耐量。活动量应因人而异,特别是有心脏病的患者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3、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清淡饮食,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素饮食,保持排便通畅。
4、规律服药。切勿随意自行停药或加药,用药调整还需向医生咨询。
5、及时就诊。一旦发生胸闷胸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特别提醒
广大市民朋友在外出游玩时,应注意饮食安全,同时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1、注意饮食安全,不吃未彻底煮熟的食物,不喝不干净的生水。外出就餐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不要采摘、购买、加工和食用不熟悉或来历不明的山野菜、野果及菌类。
2、出行前应提前了解气象和路况信息,依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恶劣天气应避免出行,提高个人安全意识,注意交通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