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
第110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王恒新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五音戏传承发展、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戏曲名城”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迈向新世纪、走向现代化的基石。一直以来,章丘区各中小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运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活动,着力提高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培养师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现将此项工作汇报如下:
1.课堂架构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各学科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使广大学生从中吸取古人思想的精髓、体会美丽的生活情趣、使他们感受到历史的变迁与文明的传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及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之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很快做出批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章丘区各中小学校经过仔细酝酿,基于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学校的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开发校本课程,成立了校本课程研究中心,组建骨干队伍,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后,确定校本课程。包括:科学类、手工类、艺术类、体育类等多项目多类型校本课程。其中,涉及非遗项目有京剧、吕剧、五音戏等。
2.活动传承文化。
每年定时组织艺术节系列活动。自举办艺术节以来,章丘区各中小学校坚持组织开展各项艺术活动。一是班级文化艺术节,设立艺术类非遗专项比赛。各学校根据自身师资情况组织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参加区级和市级比赛,以赛促练,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们兴趣盎然,热情很高。其次是集体诵读。举办中华诵读经典比赛,广大师生诵读经典、传承经典,以赛促读、以读促学,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精神内涵。三是经典上墙。鼓励利用阅报栏、黑板报、墙报登载古典文摘选萃,在教室走廊、橱窗张贴通俗易懂的古诗文及名言警句,营造良好的中华传统文化宣传氛围。
3.专业提升发展。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专业学习能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典范,培养教师的责任感、爱心和耐心,形成积极地教育教学氛围。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包括学科知识更新、教学方法研讨、专业知识学习等,除此以外,还有上级部门组织的艺术类专项培训和作品观摩活动,如:合唱类、舞蹈类、戏剧戏曲类等,涉及但不仅限于五音戏的培训学习活动。
4.奖项有效激励。
奖学金是为鼓励和资助学生在学业、科研、社会服务、艺术、体育等多方面的优秀表现而设立的财务奖励。它们可以由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提供,旨在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新精神。常见的奖学金有国家助学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定向奖学金等。受地方财务和政策影响,通常,奖学金制度在高等教育阶段更为常见。
5.加分政策解读。
中高考加分政策是中国教育考试体系中的一部分,通过给予特定群体一定分数的优惠,来体现对这些群体或其家庭贡献的认可,以及促进社会公平和多元发展。加分项目通常包括:烈士子女、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及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籍考生、退役军人、特长生加分等。
近年来,这些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为适应社会变化和确保考试的公平性,教育部已明确取消了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并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强调了促进考试公平的原则。过去一些特定的加分项目,如体育特长生、科技竞赛获奖者等,已被取消。
我们将结合您提出的宝贵建议,针对本区教学实际,以点带面继续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积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推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从而不断推动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对教育提出更多的宝贵建议。
济南市章丘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4年6月27日
联系人及电话:韩增双 83230523
抄送:区政协学提文委、区政府督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