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工作自评结果
字号:
大 中 小



章丘区实验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自评结果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我校依据相关要求,对艺术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自评。现将艺术课程、艺术活动、艺术教师、条件保障、特色发展及学生素质测评等方面的自评结果公布如下:
一、艺术课程
课程开设与落实: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1-6 年级每周音乐、美术课各 2 节,确保学生接受系统的艺术教育。课程内容涵盖唱歌、欣赏、绘画、手工等基础领域,同时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如章丘剪纸、吕剧等,丰富课程内涵。本学年艺术课程开课率达 100%,无课程被挤占现象。
教学方法与创新:艺术教师积极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情境教学等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在美术课上,引入数字化绘画工具,让学生体验现代艺术创作;音乐教学中,开展小组合唱、乐器合奏等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音乐表现力。同时,注重跨学科融合,将艺术与语文、科学等学科结合,如在学习古诗时,引导学生为古诗配画或谱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艺术活动
校内活动丰富多样:学校定期举办各类艺术活动,营造浓厚艺术氛围。每年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包括绘画比赛、书法展览、歌唱比赛、舞蹈表演等项目,参与学生超过全校人数的 90%。此外,每月组织班级艺术展示活动,如班级合唱、绘画接力等,为学生提供常态化展示平台。学校还设有多个艺术社团,如合唱团、舞蹈队、书法社、绘画社等,每周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训练。
校外比赛成绩斐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区、市乃至省级艺术赛事,在竞赛中提升学生艺术水平。在章丘区中小学艺术节单项艺术比赛中,我校音乐类节目多次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舞蹈、器乐、朗诵等节目表现出色;美术类作品在摄影、书法、手工等项目中屡获佳绩,如摄影作品《微视觉・夏》、书法作品《艰难地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等均获一等奖。在济南市啦啦操比赛、校园健美操比赛等活动中,我校学生也展现出较高的艺术素养与竞技水平,荣获特等奖、一等奖等荣誉。
三、艺术教师
师资配备充足:学校现有专职艺术教师 46 名,其中音乐教师 24 名,美术教师 22 名,满足教学与社团指导需求。艺术教师均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涵盖音乐教育、美术学、舞蹈学等领域,学历达标率 100%。
专业发展支持有力:重视艺术教师专业成长,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与教研活动。本学年,艺术教师参加区级以上培训人均达 4 次,内容涉及新课程标准解读、艺术教学创新、艺术教育信息化应用等。
四、条件保障
经费投入稳定:学校将艺术教育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艺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经费主要用于艺术器材购置、教师培训、艺术活动组织、校园艺术环境建设等方面,为艺术教育提供坚实保障。
场地设施完善:学校建有专门的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教室、书法教室等艺术教学场地,配备齐全的教学设备。音乐教室配备钢琴、电子琴、打击乐器等;美术教室配备画板、画架、写生器材及各类绘画工具;舞蹈教室安装专业镜子、把杆,配备音响设备;书法教室提供书法桌椅、笔墨纸砚等。此外,学校还设有艺术展览厅,用于展示学生艺术作品,为学生提供展示与交流空间。
五、特色发展
传承地方文化:将章丘地方文化融入艺术教育,形成特色课程与活动。开设章丘剪纸校本课程,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授课,学生创作了大量优秀剪纸作品,部分作品在区文化展览中展出。组织学生学习吕剧,成立吕剧社团,排练经典剧目,参加地方文化演出,传承地方戏曲文化。
融合科技元素:积极探索艺术与科技融合,开设创意编程与艺术设计、数字绘画等特色课程。学生运用编程软件创作互动艺术作品,利用数字绘画工具进行创意绘画,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科技节中设置艺术与科技融合项目,如机器人舞蹈表演、3D 打印艺术作品展示等,激发学生对艺术与科技的兴趣。
六、学生素质测评
测评体系完善: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体系,涵盖课程学习、艺术活动参与、艺术特长发展等方面。课程学习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等进行评价;艺术活动参与根据学生在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校外艺术比赛中的表现进行记录与评价;艺术特长发展依据学生获得的艺术等级证书、比赛奖项等进行认定。
测评结果良好:通过测评,学生艺术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本学年,艺术课程合格率达标;95% 以上的学生积极参与校内艺术活动,在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艺术热情与创造力;学生在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奖数量持续增长,艺术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测评结果为学校艺术教育改进提供了有力依据,推动学校艺术教育不断优化。
通过本次自评,我校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艺术课程的个性化教学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学生艺术兴趣的持久性需提升等。未来,学校将持续改进,不断提升艺术教育水平,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