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惊雷、刘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养老体系建设、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我区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
1、健全四级养老服务体系。以农村养老为突破口,建成区养老服务中心、镇街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村级幸福院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四级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区级养老中心总投资1.4988亿,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设有养老床位700余张,集养老护理、康复医疗、健康养生、社区养老和居家上门服务为一体,是章丘区单体最大、综合服务最全的养老服务项目,2023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全区现有养老机构17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3处,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5处,农村幸福院455处,助老食堂480处;截止2023年底,对485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2023年新增护理型床位755张。
2、建立健全了“四同步”工作机制。近几年来,章丘区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山东省民政厅关于印发〈全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清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鲁民〔2021〕10 号)》、《山东省民政厅〈关于开展“进社区、进小区、进设施”专项行动,提升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清查整治质量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制定了《关于印发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章政办发〔2020〕9 号)等文件,建立了新建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四同步”机制。
3、医养结合势头强劲。章丘区作为首批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区,聚焦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在全市率先成立医养结合集团,创新打造医疗结构“医办养”、社区居家“融合式”、医疗服务“嵌入式”等普惠型医养结合模式,有力提升了全区养老服务供给质量。截至2023年底,10处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全部实现医养结合,455处农村幸福院全部实现与村卫生室结合运行。目前全区共有护理型床位总计达到2782张,为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养老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4、社区老年教育工作富有成效。一是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日趋完善,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配建了老年大学、图书阅览室、书法室,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设置了图书阅览室、书法室,可以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学习教育的场所。二是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服务更加丰富,在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康复、陪护等服务的同时,还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知识、防范养老诈骗等讲座,深受老年人的欢迎。
二、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落实居家养老相关政策。章丘区民政局将进一步落实《济南市民政局关于建立困难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料和集中托养服务制度的意见(试行)》(济民发〔2022〕37号)和《济南市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实施方案》,加强困难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的规划、引导和管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社会参与等方式,选择综合实力强、社会信誉高的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鼓励和引导困难失能老年人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2、持续推动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养老服务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养老护理员竞赛和养老护理员培训为契机,强化全区养老护理队伍能力素质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区养老护理员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照料护理服务水平,激发护理员学知识、练本领、比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养老服务的能力水平。鼓励青年学生选择医护行业,让更多年轻人进入到养老行业,改善护理专业人才断层问题,使更多年轻人能走进来、留得住。
3、完善养老文体设施建设。依托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中的图书阅览室、活动室、各休闲娱乐设施,鼓励老年人参与到文体活动中,提高设施使用率的同时,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满足他们精神层面需求,使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
4、提高信息化水平,打通数据共享壁垒。利用好山东数字民政·养老服务平台和济南养老服务数据管理平台、济南市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平台,实现与养老机构、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和长者食堂的数据对接与实时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5、完善农村幸福院运营机制。通过明确功能定位、保障运营经费、规范管理和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农村幸福院医养结合工作机制,让农村幸福院满足农村老年人日间休息、休闲娱乐的同时,按照“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老人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农村幸福院建设管理运营长效机制和城乡统筹工作要求,不断扩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面,提升服务能力和规范运营水平,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最后,及时总结经验。坚持“边干边想边总结”的原则,及时把具体工作中的好思路、好措施、好点子,提炼成好经验、好模式、好路径,让老年人生活更便利、更安全、更舒心。
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期盼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区养老服务工作,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促进我们工作的改进。
济南市章丘区民政局
2024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