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简体版 繁体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级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内容详情

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 第151059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6-08

代表提案者

鲁小青

会议届次

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

建议提案标题

关于“活化龙山文化助力讲好黄河故事”的提案

建议提案编号

1510597

承办单位

区文化和旅游局

办理方式

承办

答复时间

2022-06-08

办理类型

A

答复内容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文旅部门的指导下,围绕龙山文化保护宣传等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

在讲好龙山文化故事方面,我们利用章丘深厚的文化资源,创新方式,加强规划,把龙山文化故事、章丘故事讲的更加丰富多彩。发挥好城子崖遗址博物馆讲好龙山文化主阵地的作用。加强宣传,大力弘扬龙山文化,利用央视、山东电视台、济南电视台、济南日报、济南时报等各级媒体进行宣传,其中《如果国宝会说话》、《大汶口6000年》、《溯源龙山》、《考古公开课》连续三年4次登上中央电视台;与山东电视台拍摄大型纪录片《城子崖》。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站,开设专门栏目进行线上宣传。举办了“黄河文化的日出--山东龙山文物图片展”。在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韩国首尔中国文化中心等平台线上展出。

坚持把弘扬龙山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摆在突出位置。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年均接待游客18万人次,年均提供300场次免费讲解,把讲好龙山文化故事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为了大力开展以龙山文化为主题的社会教育活动,修建“史前工场”、探索研学游的新形式、新方式,做好“城子崖研学”品牌,开展“原始部落进校园”、“龙山文化四进”活动,把龙山文化带到文化殿堂,带到田间地头。

推进博物馆进行数字化提升,为讲好龙山文化故事提供坚实载体。对博物馆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增加文物多宝阁、机器人讲解等智能化设备,博物馆数字化水平大大提高,为更好讲好龙山文化故事打好坚实基础。强化使命担当,系统性、针对性的宣传推介龙山文化,扩大龙山文化在社会各界的知名度。全力打造好“龙山书院”文化传播平台。以龙山书院为载体,通过授课、论坛、竞赛、演讲等形式,力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成立“龙山书院”宣讲团,将“龙山书院”与企业、农村、社区、学校等单位相结合,成立龙山书院讲学基金,以龙山文化赋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挂牌龙山书院授课点,在每个镇街设立2-3个授课点,与儒学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普及,助力乡村振兴。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实现龙山文化活化与转化、共建与共享。

举办主题活动,扩大龙山文化影响力。举办龙山文化传承保护论坛,邀请知名专家参加,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龙山文化“两创”;举办龙山文化研讨会,最大范围地把研究龙山文化的专家、学者联系起来,开展学术讨论、经验交流、成果展示,共同分享龙山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集思广益把龙山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推向新的高度;与区政协、融媒体中心等合作,制作系列龙山文化宣传片、短视频等,进一步加大龙山文化的宣传和普及;举办以龙山文化、汉代文化为主题的文创大赛。通过征集符合其历史文化精髓的文创产品,让龙山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打造章丘的历史文化品牌,掀起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

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大力提高龙山文化保护利用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水平,筑牢遗址系统保护理念,提升遗址展示利用水平。一是落实省市规划,配合文旅部门实施龙山文化带、齐长城文化带、黄河文化带“三大文化带”文物保护片区建设,结合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实施,助推“齐鲁古道·文旅走廊”建设,形成“一纵三横”文物保护利用框架。二是落实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积极探索中央、省(市)、区合作共建大遗址保护利用片区、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模式。发挥大遗址保护片区的集群优势和协同效应,扎实推进城子崖遗址、东平陵故城、齐长城遗址、西河遗址、焦家遗址、洛庄汉墓、危山汉墓等遗址保护工作。加快推进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助力打造国家龙山文化博物馆重要地标。推进焦家遗址等考古发掘研究纳入国家“考古中国”项目。形成涵盖西河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于一体的史前文化展示系列。提高东平陵故城汉代遗址公园、洛庄汉王陵遗址公园、危山汉墓的建设展示利用水平,积极争创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打造具有汉代文化元素的特色历史遗址公园片区,形成汉代文化展示系列带。

坚持“四个一批”搞好项目规划。一是竣工一批。主要做好城子崖遗址展厅内西城垣遗迹本体保护项目、城子崖遗址南区城垣遗迹保护项目、城子崖遗址西城垣保护展厅改造项目的质保期维护及后续利用研究论证等工作。二是开工一批。主要是东平陵故城东城墙抢救性保护工程,年内的工作重心就是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控制,保证该工程保质保量的如期竣工。三是申报一批。主要做好城子崖遗址北城壕东段保护修缮工程和城子崖遗址西城垣保护展示工程、东平陵故城南城墙东段保护性修缮工程等。四是储备一批。包括东平陵故城北城墙保护修缮工程、城子崖遗址南城墙保护展示厅改造工程及1931年C1-C4探沟保护修缮工程、城子崖遗址中央古道路展示工程等。同时积极利用山东建筑大学的人才智力优势,超前规划储备一批省级以上文保单位的展示利用工程。

守正创新,深度挖掘以龙山文化为代表的章丘文化品牌,反哺经济社会发展。为切实提高章丘历史文化遗址开发利用水平,与山东建筑大学国家文物局乡土遗产保护重点科研基地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全力做好历史文化遗址研究与保护、管理与利用等相关工作,与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省儒学促进会合作,实现龙山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融合传承。组建了章丘考古勘探队,服务章丘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