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帕”不“帕”,别让这种病偷走你的生活节奏……
字号:
大 中 小



ﻩ
4月11日是第 29 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题为 “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管理” 。帕金森病就像一个 “生活节奏小偷”,一旦缠上,原本规律美好的生活可能就会被打乱。但别怕,只要我们深入了解它,就能更好地应对,不让它轻易得逞。
一、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但近年来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主要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如手部不自主地颤抖)、运动迟缓(动作变得缓慢、笨拙)、肌强直(肌肉僵硬,活动时感觉阻力增加)以及姿势平衡障碍(容易失去平衡,走路不稳)。除了这些运动症状外,帕金森病患者还可能出现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睡眠障碍、便秘、抑郁、焦虑等,这些症状往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证实,帕金森病是大脑中负责传递运动信号的"通讯员"(多巴胺神经元)逐渐减少,导致身体"指令系统"失调的慢性病。
二、帕金森病的病因及危害
目前,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它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神经系统老化以及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有关。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症状会逐渐加重,不仅会导致身体功能的严重受损,如无法独立行走、穿衣、进食等,还会给患者的心理带来巨大的负担,使其产生自卑、孤独等负面情绪。同时,患者家属也面临着沉重的照顾压力和经济负担。
三、如何应对帕金森病?
虽然帕金森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等。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治疗的首选方法,通过合理使用药物,可以缓解运动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手术治疗则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康复治疗,如运动疗法、物理治疗等,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心理治疗也非常重要,能够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帕金森病患者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例如,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预防便秘;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维持身体功能;家人和社会的支持也至关重要,给予患者关爱和理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重要提醒
手抖≠帕金森:甲亢、特发性震颤也会导致颤抖
早诊早治:专科医生通过"抬手走路""闻咖啡测试"等简单检查即可初步判断
心态决定状态:许多患者通过科学管理,仍能保持旅行、园艺等爱好
人工智能正逐步融入帕金森病的诊疗与管理过程中,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在疾病诊断环节,人工智能可通过分析大量的医学影像数据,像脑部核磁共振成像等,快速且精准地识别出帕金森病相关的脑部病变特征,辅助医生更早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减少误诊与漏诊情况的发生。在病情监测方面,借助可穿戴设备收集患者的运动数据,如震颤频率、肢体活动幅度、行走步态等,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实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从治疗方案优化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可以整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因信息、药物治疗反应等多源数据,构建个性化的治疗模型,预测不同治疗手段对患者可能产生的效果,帮助医生为患者制定最为适宜的药物治疗剂量与种类,以及评估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等。
帕金森病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它对生活节奏的干扰,继续享受美好的生活。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帕金森病,关爱身边的患者,一起与这种疾病勇敢抗争。
本文指导专家
王广生,神经内二科主仼,副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内科工作近30年,熟练掌握神经内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擅长高血压病、脑梗死、帕金森病、癫痫、头晕及头痛的诊断及治疗。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