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简体版 繁体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级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内容详情

济南市章丘区人民政府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1510090号“关于深入挖掘乡村原生态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5-30

代表提案者

鲁小青

会议届次

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

建议提案标题

“关于深入挖掘乡村原生态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

建议提案编号

1510090

承办单位

区政府办公室

办理方式

承办

答复时间

2022-05-30

办理类型

A

答复内容

鲁小青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挖掘乡村原生态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章丘区通过深入挖掘原生态文化元素,创作了一批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文艺产品,如抗疫系列歌曲《轻轻推开春天的门》《等你归来》《有爱就有希望》《我在春天等你》《请别打扰她》等,乡村振兴系列原创城市歌曲《章丘造》《章丘情》《章丘美》《决胜小康》《中国红》等,并在“2022创享空间”原创文艺作品征集展播活动中,先后推送了《青野之歌》《幸福吕家》《泉城姑娘》《幸福笑脸》等乡村振兴系列歌曲。其他方面,陆续推出了庆祝妇女节歌曲《最美女人花》,军旅歌曲《为你歌唱》《我多想看看你的容颜》,母亲节专题歌曲《最伟大的爱》,诗歌《梅花与雪花》,三行诗《我是一颗种子》《种子的力量》,山东快书舞台剧《供销社为农民撑起一片天》,原创公益短视频《微感动》等优秀原创文艺作品,真正将文化融入当地特色、村规民约等,使文化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发展乡村文创产业方面,我区积极推动各类非遗项目,尤其是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具有生产性保护的项目,在坚守核心技艺的同时,扩大生产规模,合理使用现代化技艺,提高产量,走市场化路子,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员就业,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成为新亮点。我区很多非遗项目、传承人在做好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的同时,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商业对接,技艺传承与乡村振兴对接,找到乡村振兴着力点,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道路,注入了新活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如传统葫芦雕刻技艺保护单位济南友谊葫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了葫芦文化产业园,有效实现了技艺的生产性保护,通过成立传习所、开设工艺培训班等方式,为技艺发展储备传承力量,现已开设培训班260余场次,培训学员1900余人次,正式收徒69人;再如五音戏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可谓独树一帜,通过近几年的良好有序传承,五音戏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区资助结集出版《中国五音戏》一书,清本溯源,进一步确定了文祖街道青野村中国五音戏发源地的历史地位,青野村也被命名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典型村庄。

齐长城文化保护方面,今年上半年,章丘区委主要领导实地调研了齐长城(章丘段)锦阳关、东门关(鲁地便门),现场听取了齐长城保护工作报告,详细了解我区齐长城保护性抢修及巡查管护、保护利用等情况。我区也组织开展了齐长城安全问题专项排查,根据排查的问题,研究保护措施,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进行抢救性修缮。根据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持续推进齐长城保护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区安排文旅局协调设计单位再次进行实地勘察,就《项目计划书》《齐长城章丘段消失点段、断面点位统计表》进一步细化编写上报。同时按照《关于做好齐长城监管省、市、县三级平台建设的通知》要求,迅速启动实施安全监控平台建设有关工作,目前齐长城安全监控平台已完成设计,正等待上级专家审批,批复后尽快招标施工建设。另外,章丘65名齐长城巡护公益岗全部到岗到位开展工作,区文管所逐个镇街进行业务培训。围绕齐鲁古道,推出9条乡村休闲旅游线路,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介。

其他方面,我区连续多年开展美丽乡村示范行动,在不同区域探索建设美丽乡村的路径方法,初步打造出刁镇街道张官村、官庄街道吴家村等产业带动型,文祖街道三德范村等乡村记忆型,绣惠街道施家崖村、华家村等综合发展型美丽乡村,较好地发挥了典型示范、引领发展的作用。同时,立足乡村实际,根据村庄的自然禀赋、资源条件和区位特点,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深入挖掘文化元素,充分利用旧建筑、古民居、老祠堂等,搞好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村内现有的文化阵地,培育弘扬新时期乡贤文化,荟萃“先贤”传人、深入发掘德高望重或年轻有为的“今贤”,用乡贤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济南市章丘区人民政府

                                                                                                                     2022年5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