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章丘七中2025年体育评价
济南市章丘区第七中学
2025-07-11

章丘七中2025年体育评价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一、引言

济南市章丘区第七中学作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始终以五育并举、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为指导,将体育教育纳入学校发展核心体系。根据《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自评办法》要求,学校定期编制并发布《体育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全面总结艺术教育工作成效与不足。本文件从课程建设、教师配备、管理机制、经费投入、活动开展、文化环境、重点项目及自评制度等方面进行细致评价。

二、体育教育工作自评结果

(一)体育课程建设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开齐体育必修课程,每周各2课时,覆盖全体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体育特长生的专业培养。

1. 基础课程:体育课程根据国家要求,依托教材,教师按照课标要求精心备课,采用理论+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体育素养

2. 专业特长生培养根据学生专业特长,开设了短跑、中长跑、跳跃、投掷、排球、篮球、乒乓球、足球、体育舞蹈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实现专业领域的个性化教学 

(二)体育教师配备

学校现有专职体育教师11人,均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正高级1人,高级教师6人,级教学能手2,济南市优质课一等奖范元东、李荣绩老师、全国电教说课二等奖张建老师、济南市优秀教练王涛老师,王璞、蔡龙老师区优质课,教师队伍形成“老中青”梯队。 

1 培训提升:每学期组织教师参加市级以上专业培训2次,开展校内教研活动10余次,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教学年会”等形式促进教学交流

3. 团队协作:体育组定期开展跨学科教研,如与语文组、地理组合作开发课本剧课程和定向运动活动,与艺术组联合指导健美操、鼓号队、彩旗队等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三)体育教育管理

学校构建校长统筹艺体部主抓教研组落实的三级管理体系,确保体育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1. 组织架构:成立艺教育领导小组,由分管副校长任组长,艺体部主任为副组长,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

2. 制度保障:制定《体育教育工作管理制度》《课外体育活动安全预案》等文件,明确课程管理、活动组织、成果评价等流程,将体育教育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3. 资源整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机制,邀请校外专家入校指导,拓展学生体育视野。

(四)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与设施设备

近三年体育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器材购置、活动组织、教师培训组织校内活动。此外,学校对在各级赛事中获奖的师生给予表彰奖励。
主要用于:

设施建设:田径训练的器材、排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器材和场地。

(五)课外体育活动

学校以主要以每日大课间跑操、跳绳、篮球联赛、拔河比赛、接力比赛、排球比赛等活动体系:

依托校园上述比赛等活动,选拔优秀人才,参加济南市、章丘区单项和班级艺术节比赛,在历年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如体育王涛、老师指导排球获得济南市第三名的好成绩。

(六)校园体育环境

学校将体育元素融入校园空间,营造沉浸式艺术氛围:

加大了体育设施,教学楼前增加了单杠、推拉器设施等

体育教育自评制度实施

学校严格落实《中小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自评办法》,建立常态化自评机制:

1. 自评流程:每年6月由艺体部牵头,从课程、活动、教师、保障、特色、学生测评六方面进行自评 。

2. 结果应用:将自评结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针对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例如,2024年自评发现学生体育素质测评覆盖面不足,随即优化测评方案,实现全员覆盖。

3. 社会监督:开放监督平台,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

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 课程资源整合不足:校本课程与地方文化结合不够紧密,缺乏具有章丘地域特色的艺术课程。

2. 教师专业发展不均衡:存在青年教师较少、实践指导能力有待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需加强。

3. 设施设备利用率偏低:部分专业教室存在闲置现象,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开发不足。

(二)改进措施

1. 课程深度不足:部分校本课程仍停留在技能传授层面,缺乏文化内涵挖掘,未系统融入地方历史文化知识。
2. 活动参与不均衡:加大课间体测活动项目,班主任督促监督
3. 测评数据应用不充分:测评结果未与教学改进形成有效联动,个性化培养方案尚未完善。
四、结论 

章丘七中体育教育工作成效显著,课程体系日益完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活动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自评制度有效落实。未来,学校将以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培育时代美育新人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体育教育生态,推动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区域基础教育提供示范。

 

济南市章丘区第七中学

2025710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单位概况

济南市章丘区第七中学

169

信息发布总数

0

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