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留置尿管护理知识
字号:
大 中 小



供稿:李珍珍 发布:牛喜清
留置导尿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并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一段时间的方法。
关于尿管
单腔导尿管:留取中段尿、膀胱灌注治疗以及暂时解除尿潴留。
双腔导尿管:距离尿管头约2.5cm处有一小气囊,它具有固定简单、牢固、不易污染等特点。
三腔导尿管:用于膀胱冲洗或向膀胱内滴药。
留置尿管的目的
1.为尿潴留患者引出尿液,减轻痛苦。
2.抢救危重、休克患者时记录每小时尿量,以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
3.为盆腔手术排空膀胱,使膀胱保持空虚状态,避免误伤。
4.手术后留置尿管,便于引流,减轻腹部压力,促进伤口愈合。
5.尿失禁和会阴部有伤口的患者引流尿液,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利于伤口恢复。
留置尿管时的观察要点
1.关注尿量,成人24小时尿量约1000-2000ml,如果24小时尿量<400ml或每小时尿量低于17ml,为少尿,每日尿量<100ml或者12小时完全无尿,为无尿;
2.观察颜色:正常尿液是淡黄透明色;
3.气味:新鲜尿液尿内有挥发性酸,当尿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因尿素分解产生氨,而有氨臭味。
(注意:出现尿量、颜色、气味异常时,尤其是少尿及无尿时请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留置尿管的注意事项
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持引流位置正确,引流管和集尿袋不能高于膀胱的位置,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发生尿液的逆流。日常尿袋容积不超过2/3或者3/4,排空集尿袋中尿液时,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收集容器。
2.病情允许时(心功能不全患者例外)每天摄入2000mL以上水分以增加尿量,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作用,以减少尿道感染的机会,同时也可预防尿路结石的形成,发现尿液浑浊、沉淀、有结晶必要时行膀胱冲洗或尿常规化验。
3.注意清洁,观察尿道口周围区域和导管表面清洁情况,有无尿垢形成,每天先用清水清洗,然后使用碘伏消毒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周围皮肤,每日2次,每次大便后帮患者清洗尿道口及会阴部,保持患者床铺清洁,切记不要把尿管浸泡在水中清洗。若尿管不慎脱落或出现导尿装置密闭性被破坏时,应立即更换导尿管。
4.导尿管更换的时间要根据尿管的材质而进行区分,一般导尿管放置不宜超过一个月。一旦发生尿管堵塞、尿液引流不畅的情况,需要及时更换导尿管。
5.定期更换尿袋,普通尿袋每日更换,抗反流尿袋每周更换。
6.饮食清淡易消化且富于营养,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瘦肉、鱼、牛奶、豆制品等,多食新鲜且含维生素、叶绿素的蔬菜,如小白菜、韭菜、芹菜、西红柿等。在无禁忌的情况下(如糖尿病),可选用香蕉、梨、西瓜等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便秘。
拔尿管的护理
1.拔导尿管之前最好适当憋尿,避免排空膀胱再拔尿管。拔管后注意多饮水,既有利于冲洗尿道,防止发生尿道感染,也有利于刺激排尿。
2.拔管后可以适当的进行腹部热敷,促进逼尿肌功能的恢复。同时也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