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济南市章丘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字号:
大 中 小



2024年12月27日,我区修订出台了《济南市章丘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区疾病预防控制首席专家、主任医师李春生对《预案》进行解读。
李春生,男,主任医师,济南市预防医学会成员,区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主要从事传染病、食源性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分析、评估、管理和应急处置等工作,先后参加非典、人感染禽流感、汶川地震救灾、甲型H1N1流感、利奇马水灾、新冠病毒感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是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
在国内外公共卫生形势日益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一套科学、完善且具备强大执行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无疑是守护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关键防线,但随着环境、人们生活方式、社会管理模式等的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特别是应急预案应该应时而变。本次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就是在总结我区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突发疫情的基础上完成的,预案详实、全面,先就预案的几个重点做一下解读。
(一)强化了预防与监测机制
应急预案的精髓在于预防为主,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测体系,能够实现对潜在公共卫生威胁的早期预警。我区监测体系涵盖了区级医疗机构、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居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另外也建立了实验室检测网络以及各类公共卫生信息平台。通过对疾病报告、症状监测、环境监测等多源数据的实时收集与分析,能够敏锐捕捉到疾病发生和流行的苗头。在传染病监测方面,不仅关注了传统的法定传染病,还对新型病原体和不明原因疾病进行监测。另外还需在有关部门、机构间开展横向联合,利用大数据、社交媒体、网络搜索记录等,及时发现疾病的异常传播趋势,为疫情防控争取宝贵的时间。
(二)突出了应急指挥与协同机制的快速响应
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时,快速、高效的应急响应至关重要。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指挥体系的架构和职责,确保在危机时刻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实现统一指挥、协调各方行动。能够在短时间内整合医疗资源、物资储备、人员调配等。在实际操作中,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合作是应对复杂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卫生健康部门、公安部门、交通运输部门、民政部门等应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如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期间在区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下,卫生健康部门迅速组织医疗救治队伍,开展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隔离工作;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管控区现场秩序,实施交通管理;交通运输部门保障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运输畅通,这种多部门协同作战的模式,疫情处置高效有序,保障了社会的稳定运行。
(三)加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医疗救治的资源保障与技术支撑
预案强调了加强疾控机构、各级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训,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演练,提高专业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同时也强调建立医疗设备和药品的储备的长效机制,新修订的应急预案强调了应急医疗资源的储备,特别是与一并修订的《济南市章丘区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救援定点医疗机构、急救中心、医疗设备、药品储备等做了明确要求,确保关键时刻能够调得出、用得上。
(四)强调了处置评估和善后处理
预案强调了处置评估和善后处理,对事件的起因、处置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应对工作提供参考;可采取积极措施尽快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秩序;奖励和抚恤可以激励先进、以利再战。
(五)预案与时俱进,明确了时效性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此应急预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本次应急预案的调整就是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结束后,在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和不足,针对性地进行的修订和完善。同时也要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上级预案要求,不断将新的理念、技术和方法融入到应急预案中。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使应急预案始终保持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六)方案修订前后的差异点
主要修订内容为组织机构和部门职责,伴随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区直部门名称和职能职责已发生变化,新预案根据部门职责分工进行相应调整。将原区爱卫办的职责调整至区卫生健康局职责中,将济南铁路局章丘各站段的职责调整至区城乡交通运输局职责中。同时也要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上级预案要求,不断将新的理念、技术和方法融入到应急预案中。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使应急预案始终保持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解读机构及联系方式:
解读机构:济南市章丘区卫生健康局
具体联系人:潘聚浩
咨询电话:0531-83212748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