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关于印发《章丘区互联网共享单车停放区设置技术导则》的通知
字号:
大 中 小



为更好满足公众出行需求、有效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构建绿色出行体系,章丘区发布了《章丘区互联网共享单车停放区设置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现对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背景
2025年5月16日,章丘区出台了《章丘区公共出行2025-2034年发展规划》,为进一步引导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合理有序投放车辆,规范单车停车点位设置,章丘区结合本地实际,编制《导则》,旨在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方便市民快速便捷存取车辆。
二、出台目的
《导则》旨在明确停车区设置标准,重点对停放区选取标准、限制设置停放区标准、停放区规模要求、停车区布局标准、停放区形式等进行了规定。引导共享单车运营企业综合考虑停车需求和场地实际条件等,不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行的基础上,就近灵活规范的设置自行车停放区。
三、重要举措
(一)细化设置区域:详细规定了可提交备案申请的设置区域,包括交通枢纽及公共交通站点周边、商业中心、办公区、学校、医院、住宅周边、公园、景区周边等,同时明确了限制设置区域,如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消防通道等。
(二)规范规模与布局:对停放区总量、单个停放区规模、停放车辆数量等作出要求,还提出高标准停放区的建设和规划相关内容,在布局上要求统一车辆车头朝向,不同运营主体停放区保持间隔且不得擅自共用。
(三)明确停放区形式:规定了直观形式为地面划线,划线样式采用垂直排列,线条宽度、颜色等有明确标准,同时要求站点配套设置引导标识,并在电子地图上标注编号。
(四)强化管理要求:包括对停放区外强制还车的扣费标准告知、用户黑名单管理、试运营阶段停放区的退路停放及新停放区设置、初次新设停放区占用绿化用地的处理、停放区外停车的清退,以及公开监督渠道和将导则执行情况纳入运营主体考核。
四、分类设置停放区的意义
一是保障交通秩序:若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设置停放区,会直接阻碍车辆正常通行,引发交通拥堵甚至交通事故;占用消防通道则在紧急情况下严重影响救援工作,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明确限制这些区域设置停放区。
二是满足不同区域需求: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学校等区域人员密集、出行需求大,针对性设置停放区可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如学校周边设置停放区并保持安全距离,能避免上下学高峰期交通混乱。
三是促进交通衔接:围绕公共交通网络关键节点设置停放区,可实现共享单车与公共交通无缝对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优化城市交通结构。
四是提升管理效率:统一车头朝向、不同运营主体停放区保持间隔等布局要求,能使停放区更整洁有序,便于管理和市民使用;明确划线标准和配套标识,可引导用户规范停车,减少管理成本。
五是动态优化管理:实时评价机制能及时发现运营中产生负面影响的停放区,通过运营主体优化调整,确保停放区设置合理,适应城市管理变化。
五、涉及群众切身利益
一方面,方便居民出行,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在各类人员密集区域合理设置停放区,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和残障人士通行权利。维护群众和公共利益,营造公平使用环境。另一方面,规范运营管理,公开监督电话,鼓励社会监督,确保停放区设置和管理公正透明,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出行服务。
六、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解读机构:济南市章丘区城乡交通运输局道路事业发展中心公共自行车事务部
解读联系人:霍岩
咨询电话:0531-83699000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